近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岱青西行·筑梦喀什”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赴新疆喀什地区为期两周的深度志愿服务。这支由学校精心选拔,涵盖党务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早期教育、应用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专业的师生骨干组成的队伍,跨越万里山河,将泰山脚下的青春热情与专业技能播撒于南疆大地,在服务中锤炼本领,于奉献中升华信念。


服务队志愿者们围绕“铸魂育人、五育融合”的核心理念,开展了系统化、高质量的备课工作。筹备期间,服务队开展“思政+专业”专题教研与现场教学模拟,结合时事热点精心设计课堂方案,有效创新教学思路,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壁垒。成员们在列车上也未放松备课节奏,他们高效利用时间,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享等方式,为教学内容夯实基础。抵达后,服务队积极响应当地实际需求,动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在老师提供的授课指导建议下,建立起“授课-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为后续支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彰显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共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远山的村落火苗闪烁,渐渐明亮小康的思索。”服务队与当地青少年共同表演手势舞,那稚嫩却饱含深情的歌声中,蕴含着炽热而浓厚的爱国之情,绕梁于村委会的每个角落。每一次挥手,每一个转身,都凝聚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服务队通过唱红歌、表演手势舞的形式,构建红色课堂,以歌育人,以文化人,让同学们在铿锵有力、催人振奋的旋律中,品味红色岁月,做到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共忆峥嵘岁月,同传红色基因:服务队深入挖掘齐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契合支教课程与村镇学生年龄特点,由党务工作专业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述洪涛、李正华等泰安革命英雄人物事迹,把齐鲁大地的红色记忆化作纽带,连接起鲁喀两地青少年的心。同时,服务队还策划了“重温长征路”情景体验活动,通过影片播放、场景讲述以及知识竞答等多种方式,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发芽成长,从而更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享科技乐趣,同启AI未来:人工智能专业志愿者开设“智能AI启蒙营”,带领孩子们探索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通过互动编程、AI展示以及互动体验等多个环节,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孩子们了解掌握AI基础知识、实践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让孩子们直观领略到人工智能的魅力和实用性,点亮边疆青少年对科技未来的向往。

共创童趣手工坊,同织民族艺术梦: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了融合山东传统文化与喀什风情的特色艺术课堂。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做创意手工、学唱《沂蒙山小调》、体验民族舞蹈、朗诵经典古诗、练习硬笔书法,在趣味互动和团队协作中,沉浸式感受多元文化交相辉映、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




在此次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与当地学生以心相交、以情相融,通过普通话推广与文化互鉴的双向实践,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助力当地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队跋涉万里,深入色也克乡12个乡镇街道,惠及青少年900余人次,以泰山“挑山工”的坚韧意志与职教学子的精湛技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在促进民族团结、服务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